每天排出的大便,可以看出腸道是否健康,腸道壞菌會不會太多。腸道又被稱作「第二大腦」,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,如果腸道不健康,可能導致過敏、憂鬱、肥胖和罹癌風險增加,很多都是因為腸道問題影響到健康,了解腸道內的狀況,努力改善就能維持身體健康,提升免疫力。那麼什麼樣的大便才是正常和健康的呢?理想大便型狀為香蕉型且表面很光滑,才是健康的大便延伸閱讀:吃對纖維改善便秘!”有便意”和”無便意”怎麼吃才有效果?
大腸各部位功能和糞便形成過程 糞便在大腸各部位形成過程
大腸可區分好幾個部位,如升結腸、橫結腸、降結腸和乙狀結腸,大腸的作用可將食物殘渣吸收水份和電解質,最主要功能是將身體無法利用的部分形成糞便,並暫時儲存,再交由肛門將糞便排除。
糞便停留在腸道時間越久,水份會被大腸吸收,糞便不僅會變乾變硬且難以排出,也會讓糞便中的毒素造成腸道的傷害。
布里斯托地大便分類法(Bristol Stool Scale)是醫學上需求而設計大便分類法,1997年發表於北歐腸胃病學雜誌,食物經過大腸的時間不同會有不同大便的形狀。
布里斯托地大便分類法以大便分為七大類:
第一型:一顆一顆大便(很難通過)
一顆一顆像羊大便,很乾又硬,為嚴重便秘問題。
問題:不喜歡吃蔬菜水果和喝水,腸道蠕動不好,而且腸液分泌不足,平時容易緊張或興奮的人。
改善:補充益生菌、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和水份,增加大便量,平時多運動,可以增加腸道蠕動、緩和情緒效果。
第二型:香腸型狀,但表面凹凸不平
問題:水份喝不夠,蔬菜水果吃不夠,有輕微便秘問題
改善:補充足夠蔬菜水果等膳食纖維與水份
第三型:香腸型狀,偏向正常大便型狀但表面有裂痕
只要再補充多一點水份就能變成香蕉一樣理想型大便。
第四型:香蕉型狀,理想型大便型狀且表面很光滑
只需要維持正常作息。
第五型:像葡萄般柔軟塊狀,表面光滑且快速通過
問題:腸道菌叢失衡,好菌變少、壞菌變多,可能有腸躁症,為輕微腹瀉症狀。
改善:補充益生菌與益菌生,水溶性膳食纖維,平時多運動適時紓發壓力。
第六型:像南瓜泥般散狀糊便,蓬鬆塊狀
問題:腸道菌叢失衡,好菌變少,壞菌變多,有輕微腹瀉症狀。
改善:補充益生菌與益菌生(水溶性膳食纖維),如果飲食治療仍無法改善,建議就醫檢查,克隆氏症及潰瘍性大腸炎等腸道問題。
第七型:完全水便,無固體塊
問題:如果水便伴隨腹痛、腸絞痛,或者1天3次以上水便,可能因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嚴重腹瀉,建議儘快就醫檢查治療。
改善:避免吃太油或高纖維蔬果、刺激性和難消化食物,如果開始解糊便或有些塊狀,可以開始吃一些水溶性纖維的蔬菜水果。
如何調整到健康的大便
1.攝取高纖維蔬菜水果
2.適量優質油脂:
3.補充益生菌
4.正確喝水
5.適度運動
6.養成排便習慣
7.腹部按摩
順暢PLUS益生菌
「結合7種菌種,給你滿滿240億益生菌」
菌種、菌數都達標,嚴選原料讓素食者也能放心食用
讓你腸道順~順~順~真正有感!